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阿里山行 前記: 我的回憶

我們這次在台灣, 風景區算是只去了阿里山.

皮皮台中以南從來沒去過, 所以到嘉義是第一次, 當然沒去過阿里山, 也沒坐過阿里山火車. 我是嘉義人, 所以阿里山當然去過幾次.

想起阿里山, 有著很多的回憶. 第一次去大概是7歲左右, 是爸爸公司辦的一年一度旅遊團, 所以全家人一起出遊. 還記得早上起來看日出好冷好冷, 最後連爸爸的大衣都穿上了, 整個人只見臉跟腳, 我還照了張相, 這次回家翻舊相片, 看了覺得很好玩. 後來是高中班上的旅遊有去, 那次我們在奮起湖 (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下車, 然後一路爬山到下一火車站點. 奮起湖真的好玩, 有幾段小俱挑戰性, 整個路程會花上一天時間, 喜歡爬山健行的人一定要這樣玩一次. 很值得!! 後來到阿里山就不是坐火車了, 都是父母開車, 找一些親戚朋友, 去看看他們的茶園, 竹林; 嚐他們的高山茶, 吃高山高麗菜, 還有很好吃的土雞; 他們的土雞都是讓他們到處走的, 所以肌肉特別有彈性, 非常好吃. 我還曾學習如何挖採埋在土裡的竹筍, 要光著腳親自感覺竹筍的尖端, 然後用手撥開旁邊的土以做確定, 接著要大叫..... 叫大人來, 他們再用器具挖出來. 阿里山的山民真的很熱情淳樸, 每一次我父母過去, 本不想留下來吃晚餐的, 最後都非得留下來吃, 他們親自當場抓雞, 宰雞, 摘新鮮的高麗菜, 竹筍煮, ..... 滿滿一桌菜, 新鮮又好吃. 山民也喜歡喝酒, 所以跟他們吃飯免不了都是跟他們喝一杯. 如果不是我父親以還要開山路下山為理由, 一定被他們灌醉. 可是山民的酒量是天生的好, 跟平地人的解酒基因就是不同.

後來來到美國, 才感覺到阿里山的知名度; 遇到大陸人, 跟他們說我來自嘉義, 他們不知道, 我都要跟他們補一句"阿里山就在嘉義縣", 他們就都 "喔! 知道了"! 他們幾乎人人會唱阿里山之歌, 我常常陪他們一起唱, 甚至載歌載舞的. 我以前在台灣反而沒有在美國唱的多呢! 真是出了國才知道珍惜台灣的名山秀水呀.

這次再度重遊阿里山, 再坐一次阿里山的小火車. 不同的是身邊有著皮皮陪伴, 有著一種舊愛新歡同時擁有的幸福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