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皮皮有著截然不同的煮飯 styles, 我總是跟人家形容說:"他燒菜像化學家, 我燒菜像藝術家".
他燒菜時, 必會拿出他最喜歡的那本燒菜聖經"速簡中國菜"(味全食譜), 放在前面, 按部就班的準備每一食材, 精準的配製各種調料, 一步一步的按著食譜做. 是很標準的化學家燒菜法. 從他這本燒菜聖經的外貌, 你可以看出他多常使用它, 在他喜歡煮的幾倒菜上貼著許多 note, 各頁也沾染著許多柴米油鹽醬醋茶. 他這樣的煮菜方式很 safe, 幾乎是品質保證, you know what to expect. 通常都是成功不錯吃的.
我燒菜呢, 喜歡 follow 我的靈感, follow 我的直覺, 發揮我的想像力. 做菜時, 我喜歡拿出在 costco 買的 20 種 spices 的 rack. 開始東嚐嚐西嚐嚐, 東加加西加加, 直到味道滿意為止. 就像是藝術家畫畫一樣, 喜歡隨意揮彩, 有著各種顏色的色盤在旁, 不斷變化色彩直到滿意為止. 每一次皮皮都會以懷疑的眼光看著我煮的菜, 卻常常會有出奇不意的驚喜, 不過當然也有出槌的時候, ㄟ, 這時我還是會吃, 因為哪有藝術家不欣賞自己的作品的?! 皮皮呢.... 還是會忍耐吃幾口啦! 我這樣的煮菜方式, 問題就是沒有辦法複製出一模一樣的作品, 不過口味會很接近.
不管是藝術家也好, 是化學家也好, 我們很 enjoy 一起在家煮飯燒菜的喔!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風蕭蕭兮易水寒
Ballo 城不應叫水牛城, 至少冬天應改名叫冰牛城! 今天真的是好冷!
今年這兒的天氣真怪, 可能又是 Global warming 在作怪, 熱很熱, 冷很冷, 不管什麼, 都是來大規模的, 破紀錄不可的. 一月 6-9 日是破紀錄的高溫(華式 60+), 然後 過 2 個星期後又來個大風吹, 風速高達 50 mph. 今天, 從昨天 45 度"高"溫驟降到 18 度, 而且又開始吹非常大的風. 早上 3 點就被風"震"醒, 大到整個房子都在震動, 外面的風呼呼的嚎, 家裡的暖氣努力地呼呼在吹, 身邊的皮皮也正呼呼大睡, 好一個三重奏!!
出門時, 發現我們的 mail box 的 box 又被風吹走了, 找了一圈, 發現它躲在一棵小樹後面, 好似害怕的說"救救我! 風好大喔!" 把它帶回家裡, 心想希望郵差知道今天先不要 deliver 我們的信, 先 keep 在他們那. 到學校的一路上, 覆蓋大地的雪被風吹的滿塵風雲, 看到兩棵松樹被吹倒, 連根拔起, 倒在人家的庭院, 幾乎壓到房子, 景象駭人. 到達 Bio Sci 系館, 又是一挑戰, 因為學校周圍很空曠, 正好這一棟建築特別高 (6F), 又在外圍, 所以總是有一特別的 wind tunnel 在系館前面. 平時風就很大, 今天更不用說了; 更慘的是今天溫度約 18F, 地上水都結冰了, 走起路來特別滑; 所以, 嘿嘿, 經過那 wind tunnel 像是戰鬥訓練一樣, 首先注意腳踏穩, 然後身體要往前傾斜 45 度, 兩手抱在胸前, 屏住呼吸 ~30 秒, 快速但是又小心滑的前進. 當然我在做這修動作時, 是發出像戰鬥訓練一樣的叫聲, 以配合當時的情境.
這 Bio Sci 系館有兩棟相連, 中間有一 U 字型的空地, 也是 wind tunnel 最精采的地方, 不時出現龍捲風, 常常看到樹葉被捲起來. 我在想, 有一天要去挑戰一下那個地方, 也許身上綁個帆布, 就可以飛起來也說不定!
今年這兒的天氣真怪, 可能又是 Global warming 在作怪, 熱很熱, 冷很冷, 不管什麼, 都是來大規模的, 破紀錄不可的. 一月 6-9 日是破紀錄的高溫(華式 60+), 然後 過 2 個星期後又來個大風吹, 風速高達 50 mph. 今天, 從昨天 45 度"高"溫驟降到 18 度, 而且又開始吹非常大的風. 早上 3 點就被風"震"醒, 大到整個房子都在震動, 外面的風呼呼的嚎, 家裡的暖氣努力地呼呼在吹, 身邊的皮皮也正呼呼大睡, 好一個三重奏!!
出門時, 發現我們的 mail box 的 box 又被風吹走了, 找了一圈, 發現它躲在一棵小樹後面, 好似害怕的說"救救我! 風好大喔!" 把它帶回家裡, 心想希望郵差知道今天先不要 deliver 我們的信, 先 keep 在他們那. 到學校的一路上, 覆蓋大地的雪被風吹的滿塵風雲, 看到兩棵松樹被吹倒, 連根拔起, 倒在人家的庭院, 幾乎壓到房子, 景象駭人. 到達 Bio Sci 系館, 又是一挑戰, 因為學校周圍很空曠, 正好這一棟建築特別高 (6F), 又在外圍, 所以總是有一特別的 wind tunnel 在系館前面. 平時風就很大, 今天更不用說了; 更慘的是今天溫度約 18F, 地上水都結冰了, 走起路來特別滑; 所以, 嘿嘿, 經過那 wind tunnel 像是戰鬥訓練一樣, 首先注意腳踏穩, 然後身體要往前傾斜 45 度, 兩手抱在胸前, 屏住呼吸 ~30 秒, 快速但是又小心滑的前進. 當然我在做這修動作時, 是發出像戰鬥訓練一樣的叫聲, 以配合當時的情境.
這 Bio Sci 系館有兩棟相連, 中間有一 U 字型的空地, 也是 wind tunnel 最精采的地方, 不時出現龍捲風, 常常看到樹葉被捲起來. 我在想, 有一天要去挑戰一下那個地方, 也許身上綁個帆布, 就可以飛起來也說不定!
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家鄉教會歡迎晚宴與分享
早在回台之前我父母就跟我說, 教會要幫我開個歡迎晚會, 有愛宴與分享. 他們希望我與大家分享信主的見證. 我想就是說說故事嘛, 所以就說沒問題. 我一直到歡迎會的前一天才回到南部老家, 當天晚上教會的長老來我們家坐, 再度邀請我與大家分享我的見證, 我開玩笑的說: "可以呀, 不過我講話可是不打草稿的喔!"
晚上我們到教會時, 長桌上已經擺滿各式各樣好吃的餐點, 還插了一盆好漂亮的花送我. 好感動!
聚會開始, 先唱幾首詩歌, 我父親這個教會的一個特色就是唱歌還會兼比手語, 手舞足蹈的, 非常活潑有朝力!! 大家唱著唱著就全部面向我, 對我唱歌, 歡迎我回家, 我是已經忍不住感動的淚眼汪汪.
愛宴過後, 就開始我不打草稿的分享. 我就娓娓道來我當年在 OR 求學所經歷的一些事.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去回想我當時的苦日子了, 現在敘述時已很平靜, 不像當時都還會情緒激動; 倒是我母親已經淚流滿面, 不知已經用了幾張面紙了! 我不敢多看她, 免得我跟著哭就說不出話來了. 我講到從當初的佛教信仰, 如何轉變, 到感受到 主的安慰與力量, 以及弟兄姊妹在我拿 PhD 最後一段時間的支持與陪伴, 到如何為家人禱告, 再到最後遇到皮皮..... 點點滴滴, 都是 主的恩典.
很多人都 amaze 說, 我信主沒有多久之後, 弟弟父親也跟著得救. 其實, 我只是在一次回台的機會帶家人去過教會一次, 也許我是撥了種, 但真正作工的是那大能的 主, 也是教會弟兄姊妹從 主而來所表現出來的真愛, 灌溉滋養那種子, 讓家人體驗到那 耶穌基督的愛.
我真正的體會到 神對我們門徒的命令: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 我怎樣愛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 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 約 13:34-35.
晚上我們到教會時, 長桌上已經擺滿各式各樣好吃的餐點, 還插了一盆好漂亮的花送我. 好感動!
聚會開始, 先唱幾首詩歌, 我父親這個教會的一個特色就是唱歌還會兼比手語, 手舞足蹈的, 非常活潑有朝力!! 大家唱著唱著就全部面向我, 對我唱歌, 歡迎我回家, 我是已經忍不住感動的淚眼汪汪.
愛宴過後, 就開始我不打草稿的分享. 我就娓娓道來我當年在 OR 求學所經歷的一些事.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去回想我當時的苦日子了, 現在敘述時已很平靜, 不像當時都還會情緒激動; 倒是我母親已經淚流滿面, 不知已經用了幾張面紙了! 我不敢多看她, 免得我跟著哭就說不出話來了. 我講到從當初的佛教信仰, 如何轉變, 到感受到 主的安慰與力量, 以及弟兄姊妹在我拿 PhD 最後一段時間的支持與陪伴, 到如何為家人禱告, 再到最後遇到皮皮..... 點點滴滴, 都是 主的恩典.
很多人都 amaze 說, 我信主沒有多久之後, 弟弟父親也跟著得救. 其實, 我只是在一次回台的機會帶家人去過教會一次, 也許我是撥了種, 但真正作工的是那大能的 主, 也是教會弟兄姊妹從 主而來所表現出來的真愛, 灌溉滋養那種子, 讓家人體驗到那 耶穌基督的愛.
我真正的體會到 神對我們門徒的命令: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 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 我怎樣愛你們, 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 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 約 13:34-35.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玉山之高山, 古松, 老建築:阿里山郵局
看完日出之後, 站長弟兄心血來潮, 說要帶我們爬玉山. 我想這阿里山彌猴石的彌猴頭在 911 地震時掉了下來, 而神木呢也已面臨朽壞 (公園處正考慮其去留之際), 所以欣然的接受去玉山國家公園一遊的建議. 反正玉山我們倆都沒去過. 其實爬玉山, 不是真正的爬到山頭, 而是在國家公園逛逛, 爬爬小山丘.
爬這山, 中央山脈層巒狀闊的高山, 盡收眼底. 不禁贊嘆台灣真美!
站長弟兄還帶我們看一顆古松, 這顆松樹可是正港的"黒松"沙士廣告拍的那顆黑松喔! 這黑松雖也超過百歲了, 但仍然枝葉茂密, 身強體壯喔!!
最後, 跟大家介紹一下阿里山郵局. 站長弟兄說這是山上唯一一棟還完整的保留原始建築風貌的建築, 磚瓦屋頂, 圓形紅色的柱子與格子窗戶是重要的特色.
當然, 特別對郵局有興趣是因為集郵成癡的皮皮正在裡面買郵票.
爬這山, 中央山脈層巒狀闊的高山, 盡收眼底. 不禁贊嘆台灣真美!
站長弟兄還帶我們看一顆古松, 這顆松樹可是正港的"黒松"沙士廣告拍的那顆黑松喔! 這黑松雖也超過百歲了, 但仍然枝葉茂密, 身強體壯喔!!
最後, 跟大家介紹一下阿里山郵局. 站長弟兄說這是山上唯一一棟還完整的保留原始建築風貌的建築, 磚瓦屋頂, 圓形紅色的柱子與格子窗戶是重要的特色.
當然, 特別對郵局有興趣是因為集郵成癡的皮皮正在裡面買郵票.
2008年1月25日 星期五
阿里山的雲海與日出
這次遊阿里山很幸運, 雲海與日出都看到了!
話說我們一到阿里山, 就由站長接待, 添了件外套就趕去看日落. 可惜的是, 我們到的時候已晚, 沒有看到日落, 不過看到了美麗的雲海晚霞. 這樣的美景真讓人窒息得說不出話來! 這雲海是沉靜的, 靜靜的迎接太陽的落下, 沒有一絲的翻騰, 只隨意的將天空邊薰染一層橘紅, 而且不斷變化其顏色深淺與層次, 我想就連最厲害的畫家也無法配出這樣的顏色吧!
看完晚霞, 站長帶我們吃晚餐. 在 菜過五味, "茶"過三巡 之後, 我們就回旅館睡覺, 準備隔一天 5 點就起床看日出.
看日出也是坐小火車去的. 這邊清晨起來還真是冷, 大家都包得緊緊的. 天都還是暗的, 車站就已經擠得滿滿的看日出的人潮. 到了觀日樓, 天空就已經亮了起來. 大家站好位置, 拿著相機對準山頭, 準備迎接太陽從山頂上"蹦"出來.
太陽真的是"蹦"出來的! 這跟太陽從海平線上升起很不一樣, 少了含蓄溫婉的氣質, 也沒了天空七彩的變化, 而是大大方方的, 直接了當的從山頭出來, 先現出逼人的曙光, 然後就一股腦兒的全現出來了!
就這樣形容吧: 這兒的夕陽像女人, 朝陽像男人!
話說我們一到阿里山, 就由站長接待, 添了件外套就趕去看日落. 可惜的是, 我們到的時候已晚, 沒有看到日落, 不過看到了美麗的雲海晚霞. 這樣的美景真讓人窒息得說不出話來! 這雲海是沉靜的, 靜靜的迎接太陽的落下, 沒有一絲的翻騰, 只隨意的將天空邊薰染一層橘紅, 而且不斷變化其顏色深淺與層次, 我想就連最厲害的畫家也無法配出這樣的顏色吧!
看完晚霞, 站長帶我們吃晚餐. 在 菜過五味, "茶"過三巡 之後, 我們就回旅館睡覺, 準備隔一天 5 點就起床看日出.
看日出也是坐小火車去的. 這邊清晨起來還真是冷, 大家都包得緊緊的. 天都還是暗的, 車站就已經擠得滿滿的看日出的人潮. 到了觀日樓, 天空就已經亮了起來. 大家站好位置, 拿著相機對準山頭, 準備迎接太陽從山頂上"蹦"出來.
太陽真的是"蹦"出來的! 這跟太陽從海平線上升起很不一樣, 少了含蓄溫婉的氣質, 也沒了天空七彩的變化, 而是大大方方的, 直接了當的從山頭出來, 先現出逼人的曙光, 然後就一股腦兒的全現出來了!
就這樣形容吧: 這兒的夕陽像女人, 朝陽像男人!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阿里山小火車
我和皮皮這次阿里山之遊是搭阿里山小火車去的. 我父親教會一個弟兄是阿里山火車站的站長, 非常的殷切熱心, 這一次的行程都是他幫我們安排的.
這阿里山小火車, 一天只有一班, 下午 1:30 出發, 約 5:00 到達山頭, 速度是挺慢的. 阿里山鐵路是在日據時代就建的, 當時主要是用來運送從阿里山山上砍下來的木材. 後來光復後, 開始保護這些森林資產, 阿里山成觀光景點, 阿里山鐵道成為載送觀光客的主要運輸工具. 下圖是我們買的火車票附的阿里山火車線路圖.
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圖, 差一點笑死, what happens to 獨立山站?! 亂圈一通的, 好似火車就在原地打結! 嘿, 其實圖畫的倒也沒錯! 它只是將 3-D 畫成 2-D, 在那一段, 火車的確一直在繞著山轉. 另一有趣的是圖上的兩個 Z 字型. 這一段是著名的 "阿里山碰(軯)壁"(通常是用台語來說). 火車的上山方式是 zigzag 式, 與之前轉圈圈的方式不同. 車頭開到鐵軌盡頭(碰壁)之後, 車尾變車頭, 往回開, 但是車軌轉換接到上山的車軌, 往山上開一陣子, 又碰壁, 車尾車頭再換一次, 接往山上的車軌開. 就這樣 repeat, 一路開到山頭. 我猜當初這樣建, 可能不便繞山一圈, 車軌應多半待在山的同一面.
阿里山火車一路風景優美, 經過許多的森林, 過很多的山洞, 在許多大站停留時, 很多人都會下車休息, 照相, 最受歡迎的是"奮起湖" (如圖) (很多人在這站下車, 然後一路爬山健行到下一站, 隔天再從下一站上車); 最後在十字路站之後, 火車開始 zigzag, 漸漸接近終點,..... 我們開始可以看到層巒分明的高山了.
最後, 火車終於到了..... 下了車, 山上一股寒氣襲來. 站長弟兄已在出口等我們. 他趕緊將我們送到旅館, 要我們添件衣服, 然後就載我們看夕陽去..... 結束了我們半天的火車之旅.
這阿里山小火車, 一天只有一班, 下午 1:30 出發, 約 5:00 到達山頭, 速度是挺慢的. 阿里山鐵路是在日據時代就建的, 當時主要是用來運送從阿里山山上砍下來的木材. 後來光復後, 開始保護這些森林資產, 阿里山成觀光景點, 阿里山鐵道成為載送觀光客的主要運輸工具. 下圖是我們買的火車票附的阿里山火車線路圖.
我們第一次看到這圖, 差一點笑死, what happens to 獨立山站?! 亂圈一通的, 好似火車就在原地打結! 嘿, 其實圖畫的倒也沒錯! 它只是將 3-D 畫成 2-D, 在那一段, 火車的確一直在繞著山轉. 另一有趣的是圖上的兩個 Z 字型. 這一段是著名的 "阿里山碰(軯)壁"(通常是用台語來說). 火車的上山方式是 zigzag 式, 與之前轉圈圈的方式不同. 車頭開到鐵軌盡頭(碰壁)之後, 車尾變車頭, 往回開, 但是車軌轉換接到上山的車軌, 往山上開一陣子, 又碰壁, 車尾車頭再換一次, 接往山上的車軌開. 就這樣 repeat, 一路開到山頭. 我猜當初這樣建, 可能不便繞山一圈, 車軌應多半待在山的同一面.
阿里山火車一路風景優美, 經過許多的森林, 過很多的山洞, 在許多大站停留時, 很多人都會下車休息, 照相, 最受歡迎的是"奮起湖" (如圖) (很多人在這站下車, 然後一路爬山健行到下一站, 隔天再從下一站上車); 最後在十字路站之後, 火車開始 zigzag, 漸漸接近終點,..... 我們開始可以看到層巒分明的高山了.
最後, 火車終於到了..... 下了車, 山上一股寒氣襲來. 站長弟兄已在出口等我們. 他趕緊將我們送到旅館, 要我們添件衣服, 然後就載我們看夕陽去..... 結束了我們半天的火車之旅.
2008年1月19日 星期六
生物尖端科技 PCR (聚合酶鏈鎖反應)
一年多前, 我是一點也不知道 PCR 是什麼. 去年一月我開始在皮皮實驗室做博後, 開始學這些非常尖端的生物科技, 其中一個就是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鏈鎖反應). 也才了解辦案人員是怎麼樣可以從採集到的微小的頭髮或是任何身上留下的細胞組織來做 DNA 比對, 查證那個人是否涉案. 原來就是這神奇的 PCR 科技, 有辦法將僅僅的微小的一段 DNA 以 2 的次方的倍數增長 amplify 這段 DNA (每一個 cycle 增長 2 倍), 在 DNA 數目增長幾十億倍之後 (總共 30 個 cycle, 所以是 2^30 次方), 就足夠用來做各種用途, 包括做 DNA 的比對. 以前要取很多的 DNA samples, 都要長很多細胞然後經過繁瑣的翠取工作, 現在用這 PCR machine 可以在細胞外 (in vitro) 做, 而且只需 2-4 小時的時間, 真的幫助做基因研究的人省了很多的時間精力. 我初次學到這技術時, 真是讚嘆發明者 Dr. Kary Mullis 的聰明, 他也因此得諾貝爾獎 (1993).
這 PCR machine 這麼好用, 幾乎各各生物實驗室都有一台. PCR 的科技真是現在要研究跟基因有關課題的最大貢獻之一. 我從 YouTube 聽到這首歌 "The PCR Song", 真是笑死我了! 真是一傑作! 這歌是做生物器材一個大公司 Bio-Rad 和 Scientists for Better PCR 製作的, 唱歌的人好像都是這公司的工作人員/科學家, 看他們的表情, 最後抱著 PCR machine 的感動愛慕的表情, 真是好笑呀! (但其實不誇張, 這是很多生物科學家的心聲.) 這邊附上這歌歌詞, 大家也來 enjoy 一下吧!
The PCR Song
There was a time when to amplify DNA,
You had to grow tons and tons of tiny cells.
Then along came a guy named Dr. Kary Mullis,
Said you can amplify in vitro just as well.
Just mix your template with a buffer and some primers,
Nucleotides and polymerases, too.
Denaturing, annealing, and extending.
Well it’s amazing what heating and cooling and heating will do.
PCR, when you need to detect mutations.
PCR, when you need to recombine.
PCR, when you need to find out who the daddy is.
PCR, when you need to solve a crime.
(repeat chorus)
這 PCR machine 這麼好用, 幾乎各各生物實驗室都有一台. PCR 的科技真是現在要研究跟基因有關課題的最大貢獻之一. 我從 YouTube 聽到這首歌 "The PCR Song", 真是笑死我了! 真是一傑作! 這歌是做生物器材一個大公司 Bio-Rad 和 Scientists for Better PCR 製作的, 唱歌的人好像都是這公司的工作人員/科學家, 看他們的表情, 最後抱著 PCR machine 的感動愛慕的表情, 真是好笑呀! (但其實不誇張, 這是很多生物科學家的心聲.) 這邊附上這歌歌詞, 大家也來 enjoy 一下吧!
The PCR Song
There was a time when to amplify DNA,
You had to grow tons and tons of tiny cells.
Then along came a guy named Dr. Kary Mullis,
Said you can amplify in vitro just as well.
Just mix your template with a buffer and some primers,
Nucleotides and polymerases, too.
Denaturing, annealing, and extending.
Well it’s amazing what heating and cooling and heating will do.
PCR, when you need to detect mutations.
PCR, when you need to recombine.
PCR, when you need to find out who the daddy is.
PCR, when you need to solve a crime.
(repeat chorus)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阿里山行 前記: 我的回憶
我們這次在台灣, 風景區算是只去了阿里山.
皮皮台中以南從來沒去過, 所以到嘉義是第一次, 當然沒去過阿里山, 也沒坐過阿里山火車. 我是嘉義人, 所以阿里山當然去過幾次.
想起阿里山, 有著很多的回憶. 第一次去大概是7歲左右, 是爸爸公司辦的一年一度旅遊團, 所以全家人一起出遊. 還記得早上起來看日出好冷好冷, 最後連爸爸的大衣都穿上了, 整個人只見臉跟腳, 我還照了張相, 這次回家翻舊相片, 看了覺得很好玩. 後來是高中班上的旅遊有去, 那次我們在奮起湖 (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下車, 然後一路爬山到下一火車站點. 奮起湖真的好玩, 有幾段小俱挑戰性, 整個路程會花上一天時間, 喜歡爬山健行的人一定要這樣玩一次. 很值得!! 後來到阿里山就不是坐火車了, 都是父母開車, 找一些親戚朋友, 去看看他們的茶園, 竹林; 嚐他們的高山茶, 吃高山高麗菜, 還有很好吃的土雞; 他們的土雞都是讓他們到處走的, 所以肌肉特別有彈性, 非常好吃. 我還曾學習如何挖採埋在土裡的竹筍, 要光著腳親自感覺竹筍的尖端, 然後用手撥開旁邊的土以做確定, 接著要大叫..... 叫大人來, 他們再用器具挖出來. 阿里山的山民真的很熱情淳樸, 每一次我父母過去, 本不想留下來吃晚餐的, 最後都非得留下來吃, 他們親自當場抓雞, 宰雞, 摘新鮮的高麗菜, 竹筍煮, ..... 滿滿一桌菜, 新鮮又好吃. 山民也喜歡喝酒, 所以跟他們吃飯免不了都是跟他們喝一杯. 如果不是我父親以還要開山路下山為理由, 一定被他們灌醉. 可是山民的酒量是天生的好, 跟平地人的解酒基因就是不同.
後來來到美國, 才感覺到阿里山的知名度; 遇到大陸人, 跟他們說我來自嘉義, 他們不知道, 我都要跟他們補一句"阿里山就在嘉義縣", 他們就都 "喔! 知道了"! 他們幾乎人人會唱阿里山之歌, 我常常陪他們一起唱, 甚至載歌載舞的. 我以前在台灣反而沒有在美國唱的多呢! 真是出了國才知道珍惜台灣的名山秀水呀.
這次再度重遊阿里山, 再坐一次阿里山的小火車. 不同的是身邊有著皮皮陪伴, 有著一種舊愛新歡同時擁有的幸福感.
皮皮台中以南從來沒去過, 所以到嘉義是第一次, 當然沒去過阿里山, 也沒坐過阿里山火車. 我是嘉義人, 所以阿里山當然去過幾次.
想起阿里山, 有著很多的回憶. 第一次去大概是7歲左右, 是爸爸公司辦的一年一度旅遊團, 所以全家人一起出遊. 還記得早上起來看日出好冷好冷, 最後連爸爸的大衣都穿上了, 整個人只見臉跟腳, 我還照了張相, 這次回家翻舊相片, 看了覺得很好玩. 後來是高中班上的旅遊有去, 那次我們在奮起湖 (我很喜歡這個名字) 下車, 然後一路爬山到下一火車站點. 奮起湖真的好玩, 有幾段小俱挑戰性, 整個路程會花上一天時間, 喜歡爬山健行的人一定要這樣玩一次. 很值得!! 後來到阿里山就不是坐火車了, 都是父母開車, 找一些親戚朋友, 去看看他們的茶園, 竹林; 嚐他們的高山茶, 吃高山高麗菜, 還有很好吃的土雞; 他們的土雞都是讓他們到處走的, 所以肌肉特別有彈性, 非常好吃. 我還曾學習如何挖採埋在土裡的竹筍, 要光著腳親自感覺竹筍的尖端, 然後用手撥開旁邊的土以做確定, 接著要大叫..... 叫大人來, 他們再用器具挖出來. 阿里山的山民真的很熱情淳樸, 每一次我父母過去, 本不想留下來吃晚餐的, 最後都非得留下來吃, 他們親自當場抓雞, 宰雞, 摘新鮮的高麗菜, 竹筍煮, ..... 滿滿一桌菜, 新鮮又好吃. 山民也喜歡喝酒, 所以跟他們吃飯免不了都是跟他們喝一杯. 如果不是我父親以還要開山路下山為理由, 一定被他們灌醉. 可是山民的酒量是天生的好, 跟平地人的解酒基因就是不同.
後來來到美國, 才感覺到阿里山的知名度; 遇到大陸人, 跟他們說我來自嘉義, 他們不知道, 我都要跟他們補一句"阿里山就在嘉義縣", 他們就都 "喔! 知道了"! 他們幾乎人人會唱阿里山之歌, 我常常陪他們一起唱, 甚至載歌載舞的. 我以前在台灣反而沒有在美國唱的多呢! 真是出了國才知道珍惜台灣的名山秀水呀.
這次再度重遊阿里山, 再坐一次阿里山的小火車. 不同的是身邊有著皮皮陪伴, 有著一種舊愛新歡同時擁有的幸福感.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Why did a pig become a yellow cow?!
This scientific report hasn't been published at any place else. This discovery is new and genuine.
Why did a pig become a yellow cow? Did the pig become a cow first then turn to yellow color or did the pig turn to yellow first then become a cow? What was the pig's original color? I can not tell you for sure. Most likely it was pink.
How did the pig become a yellow cow? Was there DNA being transformed? Or maybe being a pig is its genotype and being a yellow cow is its phenotype. Or is it possible that its DNA transformation is reversible that it can be transformed between a pig and a cow?
How did the color change? Maybe the promoter triggers both the pig-to-cow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lor change. This is a little bit like "all or none" process. No transformation, no color change. Thus you will not see a yellow pig or a pink cow.
Does the transformation happen only at specific days? It probably depends on which steady state the pig or the cow is at. This will need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of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s. I am planning to collect more preliminary results to write a grant for continuity of this research. If my grant gets funded, I will report to you on our research progress.
Why did a pig become a yellow cow? Did the pig become a cow first then turn to yellow color or did the pig turn to yellow first then become a cow? What was the pig's original color? I can not tell you for sure. Most likely it was pink.
How did the pig become a yellow cow? Was there DNA being transformed? Or maybe being a pig is its genotype and being a yellow cow is its phenotype. Or is it possible that its DNA transformation is reversible that it can be transformed between a pig and a cow?
How did the color change? Maybe the promoter triggers both the pig-to-cow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lor change. This is a little bit like "all or none" process. No transformation, no color change. Thus you will not see a yellow pig or a pink cow.
Does the transformation happen only at specific days? It probably depends on which steady state the pig or the cow is at. This will need a longer period of time of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s. I am planning to collect more preliminary results to write a grant for continuity of this research. If my grant gets funded, I will report to you on our research progress.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吃在台灣 二:阿里山的柴頭餅
這篇要跟大家介紹"阿里山的柴頭餅". 我們這次有上阿里山玩一趟, 在那邊的商店試吃一些當地的產品, 發現他們的日出柴頭餅真的很好吃. 就買了一盒各種口味的帶回給皮皮的父母嚐嚐. 很好玩的是, 一開始只有皮皮母親有興趣, 她吃了很喜歡就繼續每天晚餐後吃一個當飯後甜點; 皮皮父親一開始覺得不是很有興趣, 不過就在一個早上出去爬山之前隨手帶了一個, 我們也不知道他喜不喜歡. 結果隔一天晚上飯後甜點, 我婆婆照樣歡歡喜喜的打開那柴頭餅, "ㄟ/ㄝ, 少了一個?!" 我和婆婆兩個對看了一下, 笑了出來! 原來我公公他也喜歡哩! 就這樣一天多少了一個! 我們覺得很好玩!
柴頭餅有一點點像月餅, 外面是鬆軟的酥皮, 裡面是各種口味的餡. 特別的是裡面包著兩種口味的餡, 最裡面是綠色的高山烏龍茶口味, 外面一層就不一定, 有桔子蜜沙, 芋頭沙, 紅豆沙, 麻薯...... 等等.
我當時是想這應該不難買得到, 如果發現好吃應該一些餅店可以找得到. 結果發現整個台灣除了阿里山, 只有一個地方有, 就是新光三越 A8 館. 想嚐的, 可以去那邊買喔! 不然就要到阿里山上才吃得到囉!
柴頭餅有一點點像月餅, 外面是鬆軟的酥皮, 裡面是各種口味的餡. 特別的是裡面包著兩種口味的餡, 最裡面是綠色的高山烏龍茶口味, 外面一層就不一定, 有桔子蜜沙, 芋頭沙, 紅豆沙, 麻薯...... 等等.
我當時是想這應該不難買得到, 如果發現好吃應該一些餅店可以找得到. 結果發現整個台灣除了阿里山, 只有一個地方有, 就是新光三越 A8 館. 想嚐的, 可以去那邊買喔! 不然就要到阿里山上才吃得到囉!
難忘的台灣小吃 一 (特記 宜蘭蔥餅)
這次台灣行, 最讓我們依依不捨的, 第一當然是台灣的家人, 第二就是台灣的小吃啦!
講到台灣的吃, 我們還有一個新發現, 就是台灣的菜味精放得少了, 很多餐廳或者小吃攤好像都沒有放了. 這是我們覺得最"進步"的地方. 反而美國的中國城食物味精還是加很重.
這一次我們吃到的好料真是不少, 這邊無法一一記下來. 可惜因為場合地點的關俙, 當時也沒有辦法把我們喜歡的食物拍下來. 台北吃過的地方有: 師大夜市, 公館, 國賓大飯店, 晶華大飯店, 圓山大飯店, 泰平天國, 還有已經不記得名字的餐館.
Overall, 最佳食物集中地仍然是公館. 我們最喜歡, 百吃不厭的是大學口的割包和四神湯, 大腸包小腸. 皮皮的媽媽原來從沒吃過, 就在我們買給她嚐過一次之後, 大大的喜歡, 每一次我們要從公館買晚餐回去, 她就是點那 3 樣!
在這邊要特別紀錄一下的就是這水源市場巷口的"宜蘭蔥餅". 以前我還在台灣時沒看過這一家. 這一次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就是我們每一次經過那攤宜蘭蔥餅, 總是看到大排長龍, 走進看一看那宜蘭蔥餅的樣子, 倒不覺得特別.... 我每一次都想跟著排排看, 吃看看到底是什麼魅力讓大家都願意排那麼久的隊... 不過皮皮覺得太麻煩, 所以都作罷. 就在經過那攤位第 4 次之後我不管了, 決定排了. 所以我跟皮皮分工合作, 我去其他攤位買其他的, 皮皮留下來排. 我是公館從頭到尾走一遍, 準備齊全我們要買回家的其他的吃的之後, 回到那攤位, 才差不多輪到皮皮. 估計等了有> 40 分鐘吧! 那攤位有6個人在工作, 2 個人煎, 要不斷的翻面, 2 個人放新的蔥餅, 2 個人負責包和收錢. 他們慢的原因是他們雖然有兩個大的煎爐平台, 一次卻只能完成 6 個煎餅; 常常有人一次就買 6 個, 下一個顧客就要再等下一批 6 個出爐.
宜蘭蔥餅是螺旋型的, 外表雖看起來乾乾的, 裡面卻一點也不乾, 充滿三星蔥汁; 外皮煎的有一點酥酥脆脆的, 裡面蔥香加胡椒的口味, 果真很好吃. We can see why people line up just for this!!
講到台灣的吃, 我們還有一個新發現, 就是台灣的菜味精放得少了, 很多餐廳或者小吃攤好像都沒有放了. 這是我們覺得最"進步"的地方. 反而美國的中國城食物味精還是加很重.
這一次我們吃到的好料真是不少, 這邊無法一一記下來. 可惜因為場合地點的關俙, 當時也沒有辦法把我們喜歡的食物拍下來. 台北吃過的地方有: 師大夜市, 公館, 國賓大飯店, 晶華大飯店, 圓山大飯店, 泰平天國, 還有已經不記得名字的餐館.
Overall, 最佳食物集中地仍然是公館. 我們最喜歡, 百吃不厭的是大學口的割包和四神湯, 大腸包小腸. 皮皮的媽媽原來從沒吃過, 就在我們買給她嚐過一次之後, 大大的喜歡, 每一次我們要從公館買晚餐回去, 她就是點那 3 樣!
在這邊要特別紀錄一下的就是這水源市場巷口的"宜蘭蔥餅". 以前我還在台灣時沒看過這一家. 這一次特別引起我們注意的就是我們每一次經過那攤宜蘭蔥餅, 總是看到大排長龍, 走進看一看那宜蘭蔥餅的樣子, 倒不覺得特別.... 我每一次都想跟著排排看, 吃看看到底是什麼魅力讓大家都願意排那麼久的隊... 不過皮皮覺得太麻煩, 所以都作罷. 就在經過那攤位第 4 次之後我不管了, 決定排了. 所以我跟皮皮分工合作, 我去其他攤位買其他的, 皮皮留下來排. 我是公館從頭到尾走一遍, 準備齊全我們要買回家的其他的吃的之後, 回到那攤位, 才差不多輪到皮皮. 估計等了有> 40 分鐘吧! 那攤位有6個人在工作, 2 個人煎, 要不斷的翻面, 2 個人放新的蔥餅, 2 個人負責包和收錢. 他們慢的原因是他們雖然有兩個大的煎爐平台, 一次卻只能完成 6 個煎餅; 常常有人一次就買 6 個, 下一個顧客就要再等下一批 6 個出爐.
宜蘭蔥餅是螺旋型的, 外表雖看起來乾乾的, 裡面卻一點也不乾, 充滿三星蔥汁; 外皮煎的有一點酥酥脆脆的, 裡面蔥香加胡椒的口味, 果真很好吃. We can see why people line up just for this!!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聖經的重量
還記得我們在 pack 回台灣的行李時, 皮皮把他喜歡的哪本厚皮的中英聖經也裝進去他的皮箱. 他說回台灣有空要好好讀一讀聖經, 因在這邊每天工作忙碌, 總很難靜下心來讀. 我當時心理有點感動但也有點懷疑; 而且這本聖經挺重的, 我們要帶的行李又這麼多, 在我們擔心行李超重的時刻, 任何 extra 的重量都要考慮一下的. 我自己不管去哪都是帶著我那本小小的中英新約聖經, 所以說有我這本小聖經就可以了呀, 不過他說當我回南部的家, 他就沒有聖經了. 嗯! 是呀! 聖經要一人一本才對.
就這樣, 在台灣的3個星期就在天天緊湊的行程中過去了. 離開台灣的前一天晚上, 我們再度 pack 行李, 這次要帶回美國的行李又更重更多了. 已從中行李換成大行李要帶回來, 而且整整多了一箱, 每一行李的重量也都在航空公司給的上限. 看到皮皮的那本聖經, 我當時心理有一點滴沽著說, 好像多帶的, 沒見他讀過呀?!
前幾天我們參加一個家庭聚會禱告會, 我們簡短的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我們的台灣之行. 皮皮與大家分享了一段他在台灣有一個晚上讀經禱告的故事, 那個晚上我並不在場. 他那晚對 神的殷切的祈求, 神真的聽到了, 後來也應許了!
我聽完他的故事, 就想到那本我曾認為它重的聖經, 心理真是慚愧, 我不認為帶回來的餅乾重, 卻去計較一本聖經的 extra 重量. 神呀!請 祢原諒孩子,小信的人哪, 這樣的小氣無知.
感謝神,祢給我們這麼好的 TW trip, 感謝 祢對我們的應許與祝福.您的擔子是輕省的,是一點都不錯.
就這樣, 在台灣的3個星期就在天天緊湊的行程中過去了. 離開台灣的前一天晚上, 我們再度 pack 行李, 這次要帶回美國的行李又更重更多了. 已從中行李換成大行李要帶回來, 而且整整多了一箱, 每一行李的重量也都在航空公司給的上限. 看到皮皮的那本聖經, 我當時心理有一點滴沽著說, 好像多帶的, 沒見他讀過呀?!
前幾天我們參加一個家庭聚會禱告會, 我們簡短的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分享我們的台灣之行. 皮皮與大家分享了一段他在台灣有一個晚上讀經禱告的故事, 那個晚上我並不在場. 他那晚對 神的殷切的祈求, 神真的聽到了, 後來也應許了!
我聽完他的故事, 就想到那本我曾認為它重的聖經, 心理真是慚愧, 我不認為帶回來的餅乾重, 卻去計較一本聖經的 extra 重量. 神呀!請 祢原諒孩子,小信的人哪, 這樣的小氣無知.
感謝神,祢給我們這麼好的 TW trip, 感謝 祢對我們的應許與祝福.您的擔子是輕省的,是一點都不錯.
回來了!
我們回台灣待了3個星期, 不久前才回來. 回來就一大堆事情需要 catch up, 所以我的 blog 停擺了這麼久. 今天終於可以回來寫寫東西. 很多東西想寫, 關於台灣的旅途的所見所聞, 很多感想, 就是我的中文打字還是不行, 打多了手舊疾會復發. 就只能慢慢寫囉! 只怕我的一些感動隨著日子久了, 事情多了就淡忘了. 有時打鐵還是要趁熱哩.
想寫的有哪些呢?! 一些趣事, 一些心靈感動, my big fat Chiayi wedding, 和我們的阿里山之旅. 就容我慢慢跟你們分享囉.
想寫的有哪些呢?! 一些趣事, 一些心靈感動, my big fat Chiayi wedding, 和我們的阿里山之旅. 就容我慢慢跟你們分享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