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在 Oregon 的朋友(珮玲)的媽媽也經營的一個部落格,叫『生命長河』,很佩服耶,因為在他這一代的有在使用電腦的就已經很少了,何況還寫 blog!我常常去光顧。一次他 po 的一篇文章『賦稅比一比』,將他的幾個兒女(分住在美國各州)當地的賦稅比一比,也跟台灣的雜七雜八的稅做比較。正好那時我在跟我弟解釋美國賦稅有那些,比例是多少,讀了他的 blog, 想轉寄或轉貼過來,所以先請示作者一下,於是我留言說:
『整理得真好!可不可以轉寄一下給友人參考?我是珮玲的朋友。Thanks!』
之後,我也就忘記了。
最近,在珮玲的 blog 『心靈享宴』讀到『語言隔閡』,他一開始先講的一段笑話,覺得很好笑,沒想到我的留言陰錯陽差的成了這笑話的伏筆。在這邊轉貼一下:
那天媽媽興沖沖地走過來問我:「你有沒有一個朋友叫做。。。」然後拿起預先寫好的一張紙條,很認真地唸:「T..H..A..N..K..S..」我以為自己聽錯了,看了看她手上的紙條,沒錯,是thanks,於是向她解釋,thanks是多謝的意思。後來去看了人家在她部落格的回應,才知道是 Chuchu留言「我是珮玲的朋友,thanks。」難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