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教會一對夫婦介紹的一本台灣暢銷書,作者是一位日本腸胃科醫生。他在日本行醫十幾年,後來來到美國,繼續在紐約看病至今,超過十五年有。他是『用內視鏡切除息肉』的發明者,看過無數人的腸胃,正好東西方的人的腸胃都看過。這書是他從行醫的經驗歸納出一些養生觀點。他很好玩,每一個東西或是藥物要給病人吃以前,一定自己先嚐過,像神農式嚐百草一樣。
書的內容很多,有少數觀點,個人覺得並不完全可行,或是適合每一個人的體質。其實個人還是比較相信中醫的理論,視個人陰陽盛衰而調整吃的食物最是適切。
在這邊我歸納出書上幾個重點,我覺得可以採用的:
1. 要多吃『有生命』的東西。亦即東西越新鮮越好,越少經過加工越好。
2. 不要喝牛奶,少吃奶製品。
不要吃白米,應吃糙米。
應多吃蔬果(這好像大家都知道!)
3. 吃東西一定要 細嚼慢嚥。(這好像大家都知道!)
4. 喝還原水 (在美國去哪弄這個?),水溫20度最洽當。
5. 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這好像大家都知道!)
6. 多數疾病原因,習慣大於遺傳。習慣能改變基因。(This totally agrees with epigenetic's theory! 也許以後會寫篇關於 epigenetic 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最近,看這本書之後,我和皮皮的對話就常常出現『新谷醫生說。。。。。』,提醒皮皮要細嚼慢嚥 (因他吃飯超快的),吃東西時都會考慮片刻『這東西有生命嗎?』,不過也會常常拿『吃這個會使自己快樂』當理由就"撩"下去了,。。。。。
現代人好像很注重養生健康,可是好像我們越來越不健康。加上市面上一大堆養生食譜,藥物,。。。。 我也常收到一堆 fwd 信件,如何預防癌症 so and so。。。。 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其實吃自然的東西最好。還有就是要均衡。其餘的,就是要快快樂樂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