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下面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上星期六教會的家庭聚會。
那天我晚到,miss 掉前半段的討論,結果到的時候大家討論主題已經到了『人生下半場』。大家輪流討論人生下半場要繼續學習的是什麼。這群聚會的弟兄姊妹人人的小孩不是已經上大學,起碼也有小學。有人說要準備學怎樣帶孫子,有的說因為退休了,想學騎腳踏車,。。。。。 輪到我,他們笑說我是還在我人生的『上半場』,只好請我想像一下『人生下半場』。我回答說,終生學習的目標大概就是希望不管在哪種環境都可吃得下,睡得著,都可試著服務幫助別人。他們笑說,這就是人生還在上半場的人會說的話。
下面這篇文章提到說:
『回想我的人生上半場,好像都是汲汲營營地在追求成功,過程中我失去多少寶貴的東西?我失去過婚姻,失去過親子關係,失去過健康得到憂鬱症,真的值得嗎?我的人生下半場要怎樣打這場球賽呢?我得好好想一想。』
的確很值得我們深思,想想我們希望我們的人生怎麼過。在庸庸碌碌的繁忙生活中,我們常會忘了我們人生追求的目標。不管你人生是在上半下半場,都與大家共勉!
轉錄文章: 原文連結按這裡
<<像我一樣勇敢 ── 被 FIRED 也是一種祝福>> * 2009-02-28
吳美君,一位改寫「挫折」定義的女人
當天晚上,教會還有個周五小組的聚會,儘管心情盪到谷底,我仍撐著去。小組的姐妹們還不知道我剛遭遇工作的挫敗,她們像往常一樣,彼此傾訴著這段時間生活的困境,我於是發起勁來,教她們要積極正面,要抓住神。這樣幫助姐妹們,我的傷痛好像馬上被治療好了。
就這樣,一般人可能會感到挫敗到一蹶不振的事,我卻難過不到一天,就好了。
我離開肯德基的消息,最終被報紙以大篇幅報導,批評我因策略錯誤、猛打低價,讓業績掉了百分之十,因為壓力太大被迫離職,對我的批評很無情,很不公平,許多話都是無的放矢。
我開始想像會有一群人對我指指點點,幸災樂禍,而我的親人更是會很心疼,真的是讓親者痛,仇者快啊。
我想了很久,決定勇敢面對家人朋友,告訴他們我真正離開肯德基的原因。把實話源源本本地說出來,我的心舒坦安靜了許多。
那段日子還是不時有朋友關心,有些時候不是所有的關懷都帶來祝福的力量,反而是沮喪。我問健鵬如果他是我的朋友,聽說我發生這樣的事,他會怎樣問我?
健鵬說:「Olga,你應該要覺得這是一定會發生的,因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應該是會『幸災樂禍』的,誰叫你太早成功呢?你應從這次經驗中學習到憐憫,因為你這一生很少失敗,現在知道這滋味,以後看到別人失敗,你就真的會有同理心了。」
回首過去,這件事其實給我很大的祝福,因為從中我學到很多,離開的這一兩年來,還是有很多媒體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很感興趣,我思考過後,不但對媒體坦承我不是自願離職,公開了我認為我該對公司負責的一些學習體驗,也告訴了日後所有對這件事好奇的人,包括我的親朋好友,獵人頭公司及我的面試新老闆……等所有人。我一點都不想隱瞞,一點都不覺得丟臉。
我希望這個故事能讓更多人學習,學習勇敢面對、承認錯誤,學習永遠不失去信心,學習堅持做對的決定,學習樂觀面對失敗,學習珍惜身邊的家人,學習順服神的帶領,學習如何度過一個沒有恐懼的人生。
回想我的人生上半場,好像都是汲汲營營地在追求成功,過程中我失去多少寶貴的東西?我失去過婚姻,失去過親子關係,失去過健康得到憂鬱症,真的值得嗎?我的人生下半場要怎樣打這場球賽呢?我得好好想一想。
因此中場休息變得非常重要。中場休息時,要檢視自己上半場有什麼失誤,下半場要怎樣避免。
被肯德基fired掉失業後,我到老公經營的SPA公司幫忙,那五個多月,好像就是我的中場休息,在那段期間,我常常讀《聖經》、禱告,思索著我人生下半場的球賽策略。
我的人生下半場策略,將不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求意義。如果業績不到,我會檢討,但不再像以前那樣易怒、慌亂。歷練過上半場的一切,我知道要更謙卑,更珍惜身邊的所有。 (林曉菁節錄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