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呵欠,雖是人體的自然反應,但是常常有人解讀為『沒有禮貌』的舉動,認為打呵欠是覺得無聊。雖然科學家對『打呵欠』的生理反應機制其實還不是完全了解,尤其對『為什麼打哈欠會傳染』更是有不同的說法;但是根據科學家研究,打呵欠其實是要用來『冷靜』你的頭腦喔!根據最近一篇發表在『動物行為』的科學期刊報導,打呵欠對於調節我們的腦部溫度其實還挺重要的。
我們的大腦像是一部電腦,需要有一套有效率的散熱系統,低溫時腦筋才能有效率的正常運作(難怪我們常說『頭腦要冷靜』)。這群研究人員拿鸚鵡來做實驗,找鸚鵡為研究對象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腦』相對來講比較大,但是鸚鵡不像許多動物或是人類,他們打哈欠是『不』會互相傳染的,所以實驗時可以去除這一個因素,結果比較容易分析。他們將鸚鵡三組:變溫(溫度由室溫至高)組、恆高溫組、恆室溫組。結果第一組鸚鵡在溫度漸漸增愈高時,呵欠就打得愈頻繁,而其他兩組,鸚鵡打呵欠的頻率卻無改變。研究人員解釋說,若所處環境溫度本來就很高,打呵欠多吸進的空氣溫度反而更會增加你的腦溫,所以不能達到散熱效果,所以不應增加打呵欠次數。類似道理,若所處環境溫度極低,也不應會打呵欠,因為吸進的大堆低溫空氣與腦溫一下子會差太多,會導致熱休克(a thermal shock)。
筋疲力竭或是睡眠不足時,我們的大腦深處溫度升高,所以需藉由打呵欠來降溫。若是腦部調節溫的功能失調時,這個人打呵欠的頻率也會增多,所以打呵欠可作為醫療診斷的一項指標。醫療人員發現,一個有偏頭痛的人打呵欠的次數開始變多了時,頭痛便開始了。
所以,若別人在你口若懸河時打個呵欠,你也許認為被冒犯了,先別生氣,因為其實那個人是希望能更專注聽你講,才會打這呵欠提神的喔!而且假若你自己為了禮貌忍著不打呵欠,萬一頭腦溫度升高造成什麼後遺症,那可得不償失喔。也許有幾種方式可以避免打呵欠,一是從鼻子深呼吸(室溫不算太熱時)(感覺把氣充滿你的頭,尤其前額),或是趕緊降低你前額的溫度;若不成,也許你可以一種很含蓄的方式打吧,這可事先練習練習一下。若是很重要場合(像是面試),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睡飽一點,喝咖啡提神提神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